考研教育(考研教育学有哪些专业)

考研教育,考研教育学有哪些专业

2022年,号称比高考还要卷的考研再次暴热,报考人数为457万,录取人数110.7万,录取率只有24.22%。然而,这几年,关于研究生培养和招生的改革逐渐频繁,从蛛丝马迹中,我认为是研究生教育的转型,虽然没有任何人声称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改革是为了遏制考研热,通过对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一番操作来分析,的确有遏制考研热的迹象。所以,我称之为秘密转型。

研究生生源面临结构性调整

2022年的硕士研究生扩招,相比2021年,大多高校基本扩招200人左右,扩招最多的是陕西师范大学、重庆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分别扩招了1000人、700人、595人。

但是,扩招的研究生结构发生变化。从2020年开始,一些双一流高校相继发布公告,部分专业停止招收学术硕士或全日制研究生。一度引起争议的推免生计划逐步扩大。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,不再招收统考生;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会计硕士,全日制只招收推免生。

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高校推免生超过50%,一些双一流大学的推免比例已经超过或接近20%。这些推免生基本占据了双一流大学的学术硕士的名额。一些非985、非211、非双一流的三非高校推免率不到5%。三非高校文科类毕业生逆袭考上双一流高校的学硕比例相对好一点,但三非高校理工类毕业生想逆袭考入双一流大学的学术硕士忒难了。这就是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。这项政策导向作用非常明显,形成新的高校层级化,三非高校应届毕业生考双一流高校学硕的难度极大。

考研大军竞争的学位主要是专硕,即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专硕。

高额的专硕费用

专硕的学习费用普遍高于学术硕士,我曾经统计12所高校的会计硕士,全日制会计专硕,学费在五六万;另外12所高校工程硕士学费最低的2.4万。头悬梁锥刺股考研,被专硕录取了,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毕业生交得起学费吗?只有啃老,说明中国的中老年人幸福感在大范围缩水,不符合目前的主流基调。对于发达城市以及普通城市居民的子女研究生学费不会有太大负担,但对于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本科毕业生的父母来说,这是一项大支出。难道农村地区的本科生只有被推免了才能有读研究生的机会吗?这是一个悖论,亟需解决。否则会逼迫有大量应届毕业生先工作后考研。

专硕是不是二等研究生

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专业硕士,而不是学术硕士。虽然官方文件明确提出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待遇是同等的,但在操作层面,专硕慢慢地被当作了二等研究生。以学生住宿为例,专硕首当其冲不安排住宿。不提供研究生宿舍的研究生类别主要是非全日制、定向就业或者专硕研究生。

北京大学“实行住宿申请制,除了学硕以及专项计划全日制学术研究生,专业学位研究生、非全日制研究生、人事档案不转入学校的研究生、已明确由院系安排或协助安排住宿的研究生等,学校不安排住宿。”

上海交通大学“录取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,学校不提供住宿”等等。

复旦大学相关规定表示,自2019级开始不安排专硕在校住宿。

南京大学“不安排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内住宿,学生原则上需自行安排住宿。学校给予适当的交通补贴。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定向培养,不安排学生宿舍住宿等。

虽然不断有人呼呼以专硕是职业应用型研究生,和学术硕士教育一样都是精英教育,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并非如此。

专业硕士普遍由2年制改为3年制

最近,很多大学在调整研究生的学制,矛盾依然集中在专硕。基本把专硕的学制改为3年了。涉及更改研究生学制的大学特别多,如东南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中透露,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制均为3年;

华中科技大学明确,工商管理专业、会计专业以及软件工程专业科技由原来的2.5年的学制变更为3年,并且汉语国际教育、大学电子信息、机械、材料化工、资源与环境等十余个专硕、非全专业,全部改为3年制;

哈尔滨工业大学明确表示,各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本学科的基本年限,将基本学习年限由2年调整为3年的学科,在过渡阶学段实行;

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硕士招生简章中明确,金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制为2年,其他专业学制为3年,具体以入学当年培养方案为准;

南京师范大学发布公告,拟将国际商务、汉语国际教育、翻译、新闻与传播等专业学位的学制由之前的2年更改为3年;

四川外国语大学发布通知,从2023级开始,学校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调整为3年;

集美大学在《2023年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专业信息》中明确,除学科教学(语文)(045103)外的所有全日制教育硕士领域、全日制机械专硕(0855)、全日制交通运输专硕(0861)的培养学制更改为3年,全日制会计专硕培养学制更改为2.5年;

苏州科技大学则将全日制金融硕士、教育硕士学制,由2年调整为3年;

西北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指南中关于基本学制的表述,同样较2022年发生了变化,明确全部专业学制为3年(本硕一体化推免生除外)。

从一些大学更改研究生学制来分析,专硕2年学制可能成为历史,专硕3年学制可能是全局性的。从专硕学制增加1年的政策来分析,专硕的培养过于功利性,短短的2年学制,培养符合用人单位所需求的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,似乎有差距。而且一些高校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培养方案区别不大,专业硕士被当做缩水的研究生类培养。增加学制的核心意义在于提高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。

会不会遏制非理性的考研热

2025年将专硕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招生总规模的2/3左右。教育部曾发布一组数据,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5%增至2021年的58%,博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5.8%增至9%。学硕授予人数从原先的65%降到了42%,专硕人数,已超过学硕。

但是,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一系列调整来分析,有可能会一定程度遏制越来越热的非理性考研。

学硕的竞争难度太大了,现在和未来考研竞争的主要是专硕。专硕的学费过于昂贵,如果没有收入来源的本科毕业生努力考上了专硕,除了学费外,还要负担校外租房的费用。现在,学制由2年增加到了3年,等于增加了一年的费用,对于中国大多数家庭来说,这是一笔很大的支出。不是所有家庭收入状况和上海、北京中产阶级一样。这笔费用会把很大一部分有考研想法的人堵在大门之外。

对于城镇家庭而言,经济压力普遍小于农村家庭。从农村考入大学的本科生们,除了获得保研资格,或竞争名额极少的学术硕士,他们考入专业硕士的可能性越来越少,昂贵的费用是一个核心的因素。这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困境。

高校彻底解决专硕的住宿问题或全面降低专硕的费用,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。如果解决不了,考研人数将会呈现逐年减少的态势。

考研教育(考研教育学有哪些专业)

类似文章